近年来,长安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整合资源、聚合力量,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探索“三条主线”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,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、化解在萌芽、解决在前端。
抓部门联动
构建“大综治”工作格局
在党委政府领导下,凸显综治中心的枢纽作用,推动落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、政法单位专职机关主体责任,全力构建“大综治”的工作格局。

压实政法机关责任。对标落实“1+6+N"任务部署要求,形成部门合力,发挥主力军作用。扎实执行接访分类响应机制、包案调处机制、矛盾排查机制、风险研判机制、应急处突联动机制等。
压实属事和属地部门责任。立足人要稳控、事要化解,各社区、集团公司及属事职能部门,按照事前防控、事中调处、事后复盘原则,落实全流程责任,全链条推动不稳定因素处置。
压实领导包案化解责任。实行镇驻点班子领导和社区主要领导两级包案,切实做到一案一档、案结事了,做到包案件调查、包问题解决、包人员稳定。

抓基层平台
夯实综治工作前端阵地
立足工作在基层的理念,结合长安镇社区一级经济管理体量大、社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,推动13个社区、1个集团公司和1个工业园区的综治中心实体化、高效能运作。
一是抓实中心阵地建设。以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核心,统筹义警队、人力资源服务站、心理咨询站、社区警务室、智慧网格管理工作站等5方面力量,并每年设立专项经费。

二是抓实中心人员配备。由社区党工委书记任综治中心主任,统筹协调人力资源服务站等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力量,共有97名专职工作人员。
三是抓实中心业务实操。各社区落实属事属地管理责任,精准研判形式、集中攻坚要案、重点治理难题,提升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水平。全镇约80%的矛盾纠纷案件在社区一级就能得到化解,真正实现“小事不出村”。

抓社会共治
持续推动群防群治
打造主心骨。由综治中心主导,平安建设促进会作为主力,以项目化运营方式从平安文化宣传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志愿者队伍建设与服务输出等方面开展工作。
打造阵地。推进“善治长安”群防群治体系建设,以“一点两制三队四进”的工作模式,建设12个社区群防群治服务点,打造集平安宣传、群众发动、治安防控、矛盾调解、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。

打造载体。一是平安文化企业,全镇已推动培育平安文化企业约350家,覆盖企业员工约17万人。做到“企业有需求,部门有回应”。二是平安出租屋,全镇已建设平安出租屋3959栋,其中五星级138栋,四星级2759栋,三星级1062栋,覆盖租客约20万人。三是平安商家,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多元共治为目标,吸纳万达广场、铂尔曼酒店等大型商家入库,覆盖餐饮、教培、健康等多个行业,年均覆盖消费者超50万人。

打造队伍。通过“社工+志愿者”模式,统筹调动2.4万名义警,6300名平安志愿者,668名兼职网格员,12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。
打造品牌。2024年,充分发挥平安使者作为巡防员、宣传员、排查员、救护员的四员作用,开展“守望夜巡”721场次,发现及现场处理隐患信息1000余条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,营造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。

